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4-06-25 15:31:0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1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政府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定政发〔 2010 〕1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驻定有关单位: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0〕32号)精神,为打造 “中国药都”,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着力打造“中国药都”,发挥地产中药材资源优势,走有定西特色的中医药发展之路,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在中医机构、综合医疗机构、社区和乡村全面发展,促使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健全中医药管理和服务体系

  (三)健全中医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管理,在市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机构、疾控机构、妇幼机构设立中医科(股),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中医药工作的监管;每个县级以上医院设置中医管理科,对本院中医药工作进行专门管理。

  (四)体现“中医元素”。 各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并逐步达到相应建设标准,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要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新农合报销中医药优惠政策。

  1.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数达到总床位数的5%以上,门诊设中医科、中药房,落实西医科室中药消耗量、中医科短期治疗人次及康复治疗量等考核指标,组织中医专家到西医科室开展业务讲座、会诊、查房,并争取为每个西医临床科室配备1名中医大夫,将中医药指标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把中西医紧密结合起来,突显中医特色,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创建为中西医结合医院。

  2.中医医院。将中医药治疗率和工作量两项指标作为等级评审的必备条件,争取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5%,住院达到60%的国家指标。

  3.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次数、总收入和药品收入中中医药各占1/3的要求,逐步把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创建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机构。实行参合农民使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在乡村医疗机构全部报销。

  4.各级疾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服务机构,配备中医药专业人员,运用中医药技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5.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个体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三、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等,积极争取和实施市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认真实施好中医专科(专病)、中药房、制剂室建设项目,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中医诊疗设备,使中医药基础设施条件能够满足群众需求。

(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全面加强中医诊疗常规、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中药加工炮制、院内制剂制备等技术规范的执行,促进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按照《甘肃省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南实施方案(试行)》及其评价细则,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中医医院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情况及医疗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和整体评价;组织专家对已评级中医院进行抽查复核,督促未评级的中医院晋等达标,最低达到二乙标准,以此来促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七)利用地产中药材防病治病。以县为单位开展常见病疾病谱排序,根据疾病谱和县域地产中药材资源,编写10个左右能治疗常见病的中医处方和方歌,在全市范围内汇编印发,组织乡村、社区基层卫生人员,就中医适宜技术和汇编处方的加减辩证进行培训,为群众提供有效、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八)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每年推广若干项成熟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乡村、进社区,努力使全市乡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更多的专业人员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实际诊疗工作当中较好应用。

  (九)开展中医药保健服务。各级疾控、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和保健机构要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重大疾病预防监测、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优生优育、运动保健、托老保健等领域发挥中医药作用。各级医疗机构要制作宣传专栏,公布相关专科疾病和常见病防治食谱、康复锻炼方法等,提高康复效果,调节生理平衡,有条件的可开设中医药特色保健专科。

  (十)实施中医药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工程。

  1.积极申报省级名中医。大力开展市级名中医和乡村名中医评选活动,三年内培育出40名市级名中医、40名市级乡村名中医;通过省卫生厅资金支持,开展名中医师带徒活动,每位名中医带3个徒弟,用3—5年时间,培养一批中医人才。

2.每所中医医院至少创建1-2个市级专科(专病)、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至少创建1-2个省级专科(专病),三年内,至少创建10个市级中医专科(专病),5个省级中医专科(专病)。

3.在名医、名科培育和创建的基础上,在全市树立起1-2个在全省范围同级中医医院中,特色比较突出的名院,使中医药在群众中的信认度、知名度普遍提高。

  (十一)鼓励和扶持医院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各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要加强中药制剂室建设,努力建成符合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剂室。极积研发和使用院内中药制剂,对一些疗效确切的膏、丹、丸、散、院内中药制剂,争取列入全省调剂使用范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全省公布的院内制剂。鼓励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之间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实施现代中药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取得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支持,与省内外中医药教学、医疗、研发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学习外地做法,组织医疗、药学等专家学者,争取研发出中药新品种,并取得注册批准,进行市场化运作,依托地方制药企业,批量生产,推广使用。

  四、努力培养中医药适用人才

  (十二)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市、县级定期举办“西学中”脱产培训,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级培训;中医药培训项目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必修课目,中医药知识作为专业人员晋职必考课目,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

  (十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重视组织对乡村、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每年推广使用适宜技术10个以上。

  (十四)开展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市县两级医疗机构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引进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中医院每年至少选派3名以上中医专科人才或中药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到上级中医教学医院或科研机构进

修培训,提高专科水平。各级综合医院每年也要培养和引进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人才。

  五、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十五)挖掘整理中医药学术成果和民间验方。对市内知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方法、高尚的医德医风等进行整理、总结,积极向全市推广学习、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民间中医药传统知识、技术、验方的整理、挖掘、收集,并推广使用,让世传名方发挥更大作用。

  (十六)积极开展中医药防病治病研究。以中医院为基地,重点加强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的探索与研究。积极组织中医药学术活动,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岗位练兵、新的诊疗技法交流与研讨、专科疾病诊疗研讨会等活动,以激励学术创新和水平提高。

六、建立和完善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七)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现有中药材资源坚持注重品牌、提升品质、扩大品种、持续利用的原则,继续保持和提高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在全国的主产区地位。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植资源库建设。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岷县、渭源、陇西等县建设保护区,建立一批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资源恢复性增长。

  (十八)推进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以打造“中国药都”为契机,以丰富的地产中药材资源为依托,以创建全省中医药发展示范基地为切入点,按照《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0-2020)等政策规定,依托位于陇海线商贸物流集散地的重要节点优势,在陇西规划建设集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展示、商贸、物流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形成主园区、首阳分园区和文峰分园区“一主两副”园区支撑体系。以陇西为中心,渭源、岷县为两翼,辐射带动周边县区配套园区建设。通过出台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一批与国际技术水准接轨、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运营的中药研究生产企业,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成果孵化和示范带动效应,奠定“中国药都”基本格局。

(十九)大力发展中医药循环经济。以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消费和管理模式,加快培育集药材种植、药物研发、中间提取、药品制造、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构建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开发中药饮片浓缩颗粒、中药材中间提取、中成药品、保健药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中药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着力打造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以及旅游、休闲、保健等产业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现代化集群,形成高效、有序的物质流和价值流体系。

  (二十)加强中药质量监管。积极争取以定西地产道地中药材为国家相关中药材质量评价标准。加大中药监督抽验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违法犯罪活动。改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贮存保管条件,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确保中药质量安全。

  七、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对外合作交流

  (二十一)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医药疗效,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印制发放科普读物等,普及中医药知识。大力弘扬历代名医廉洁行医轶事,广泛开展中医机构全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医德医风考核力度,引导中医药机构及人员恪守医德,勤于奉献。

  (二十二)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标准化医院上伸下延、内联外展帮扶网络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支持市内中医药机构和人员与省内外相关机构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举办中医药发展论坛等形式,邀请国内卫生行业中医药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参加,通过行业渠道,提高“中国药都”的影响力。

  八、健全和完善发展中医药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当地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中医药的领导,建立健全办事机构,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在医改各环节中要始终贯彻中医药事业发展措施。

  (二十四)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市级设立中医药专项补助经费,每年2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专科专病建设、名中医奖励、科研立项、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各县区也要设立中医药专项补助经费,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要提高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达到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5倍。利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机,适时合理确定和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价格,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落实中医药在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相关优惠政策。

  (二十五)依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认真贯彻执行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法严格对中医药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严厉打击打着中医药幌子,制售贩卖假劣药品、开展不法服务的行为,净化中医医疗市场,加大非法中医医疗广告监测和打击力度,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二〇一〇年九月一日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管理条例》的决定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2年4月26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计量条例〉等7件法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决定对《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正:
  一、删除第十七条第(一)项。
  二、第十八条第(二)项修改为:“(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专职从事审计业务五年以上,且无不良执业记录。”
  三、第二十条修改为:“个人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
  (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专职从事审计业务十年以上,且无不良执业记录;
  (三)注册资本五十万元以上;
  (四)在深圳市有固定的办公地址和必要的设施;
  (五)有两名以上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
  注册会计师个人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向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申请并呈报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证明材料。”
  四、删除第二十一条第(四)项。
  五、第二十二条第(二)项修改为:“(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专职从事审计业务五年以上,且无不良执业记录。”
  六、第三十条修改为:“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常驻代表机构应当依照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
  七、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特区临时执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准许并办理执业登记。”
  根据本决定,对部分条、项的顺序做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2年5月10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进行修正,重新公布。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通知
(2005年9月16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海南省水务局,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上海市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


供水水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保障供水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城市供水能力逐步提高,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供需紧张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但是,人民群众对于安全饮用水的强烈需求与安全供水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没有彻底解决,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要求,现就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通知如下:

一、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市场开放与政府监管的关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推进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强化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建立国家、省、市上下沟通通畅、工作对接紧密、工作运转高效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模式,促进城市供水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预防为主:实施供水全流程监管,将水质安全的控制前移,对供水企业的原水、制水、配水的各个生产环节实施有效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创新机制:建立供水企业负责、地方政府监管、中央政府督察、社会公众参与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新机制。
公正透明:完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建立水质通报制度,保证水质督察的公正、公开。

二、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建设部负责对地方开展督察工作给予指导;组织对影响全国的重大供水水质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评估;对地方供水水质执行督察技术规程和督察计划的情况实施监督;组织对全国重点城市的供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组织编制全国城市供水水质公报等相关水质报告。
(二)各省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制订本行政区的城市供水水质督察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影响本辖区的重大供水水质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评估;对本辖区内的供水单位执行国家规范、标准、规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重点城市的供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城镇供水水质督察公报及相关水质报告。
(三)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水质督察;配合做好国家与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水质督察和监管工作;对所在城市供水单位的水质管理、生产流程等进行巡查,按照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的水质监测频率和项目,对城市供水的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等进行水质监测;编制本行政区城市供水水质督察报告和相关水质信息;负责监督水质不合格的供水企业整改工作。
(四)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负责管理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国家级计量认证组织和质量控制工作,并受建设部委托制订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督察计划和技术规程,具体组织实施重点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和承担相关工作。

三、完善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制度
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制度是实施城市供水水质督察的核心内容,是对城市供水经营单位的水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质量管理机构运行情况、水质标准执行情况、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净水设备、材料和药剂的使用情况、群众投诉事件的处理情况、供水水质事故应急制度与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质量的全面检查和监督。
(一)完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制度。水质督察包括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巡查。从2006年开始,建设部将每年组织对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水质检查。各省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也要每年对省辖地级市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对于水质事故突发地区、重点流域以及水质数据异常地区,建设部和省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每年实施不少于两次的不定期抽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按照水质监督检查的内容,对本辖区内城市供水经营单位进行严格的巡视和检查,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二)建立城市供水水质通报制度。建立准确、快速、通畅的城市供水水质信息渠道,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的基础。水质通报制度包括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和信息公报。各城市供水经营单位要每月向所在地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上报本月的水质检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出现水质事故的,应有专项的事故情况和分析报告。重大的水质事故发生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当地供水主管部门并同时报告省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各地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及时将企业的月水质检测数据、水质报告、重大水质事故情况和分析报告、供水水质督察情况报告上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单位要按照《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和《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数据上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每月将水质数据上报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各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根据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结果,将城市供水水质情况、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意见及时进行通报,并将本地区城市供水水质检测数据汇总分析后,每年向社会公布。
(三)强化企业的供水水质的责任制度。供水运营单位是保证城市供水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地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监督城市供水运营单位建立以水质保障为核心的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实施水厂改造、更换供水管网、采用新型管材、科学的工艺运行方案等手段提高供水水质。要建立严格的水质取样、检测制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对供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完善水质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按有关规定向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上报水质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及运行成本。要加强城市供水经营单位水质检测能力的建设,在2006年底以前,所有城市的供水经营单位应具备《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中出厂水日检测项目的能力;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公共供水企业应基本具备全部指标的检测能力,其他城市的公共供水企业应基本具备常规42项指标的检测能力,不能自检的项目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

四、切实做好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
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地要牢固树立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认真做好城市供水水质督察的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督察责任。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是各地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有一位领导负责水质督察工作。不论供水企业的产权结构、隶属关系如何变化,都要确保水质督察工作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把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做为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实施政府监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水质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行业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职责。
(二)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工作专业性强,各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及时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聘用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员弥补水质督察力量的不足。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或者建立直接管理的水质监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检测机构隶属于供水企业的,应建立互检机制,保证水质监测的公正性。各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重视水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水质信息的科学管理能力和应急决策水平,积极采用“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和管理水质检测数据。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各地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物价等部门的协作,完善城市供水水质督察的经济政策,落实实施水质督察工作资金,保障水质督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城市供水设施改造资金渠道;积极推进水价改革,要将水质督察结果同水价调整挂钩,建立城市供水企业提高水质的激励机制;要加强与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及时沟通水质信息,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源地保护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与监督工作。要组织地方监测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在水质检测技术、基础理论、重要污染物防治对策和工程化处理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共同做好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