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转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12 17:26:1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5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转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粤府办[1999]104号
━━━━━━━━━━━━━━━━━━━
  转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广东省国家公务员
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
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目前
国家公务员的医疗待遇水平有一定差距。为使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国家公
务员合理的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国家公务员医
疗保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

  一、医疗补助的原则

  (一)医疗补助的水平要与财政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医疗补助办法要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
  (三)医疗补助经费要合理使用,厉行节约。
  (四)公务员原有合理的医疗消费水平不降低。

  二、享受范围

  (一)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及其退休人员。
  (二)经国务院人事部门或省人民政府批准或比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
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其退休人员。
  (三)经批准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党群、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和
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工作人员及其退休人员。

  三、经费来源与控制标准

  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应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由同级财政拨付,列入当年财
政预算。
  医疗补助经费的预算和核拨要根据各地上年度公务员医疗费用的实际水平和
财政负担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国家公务员工资总额的2%
左右,今后可根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医疗费用增长和经济发展情况适
时调整。筹资比例超过工资总额3%的,需报经省医改领导小组批准。
  原享受公费医疗但不是公务员的以外人员,可比照公务员的控制标准和补助
办法享受医疗补助,经费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省直单位按属地原则,医疗补助经费要与单位所在地的补助水平一致。

  四、补助经费用途

  补助经费主要用于:
  (一)补助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范围但超
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按规定需要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
  (二)补助社会保险年度内享受基本医疗待遇后,累计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
重的职工。
  (三)根据公务员的年龄和职级确定不同比例计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
  上述补助的具体比例、标准和计入办法由各市、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统筹地区可根据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和公务员队伍实际情况,确定上述三
种补助办法所占补助经费的比例,或者根据筹资情况,按上列顺序,选择其中一、
二种补助办法。
  采用计入个人帐户办法的,应首先保证第1、第2两项补助的需要。计入个
人帐户的部分最多不得超过补助经费的60%。
  医疗补助经费不足当地公务员工资总额2%的地区,补助经费一般不计入个
人帐户。
  筹措补助经费困难的地区,可以只采用第1种办法。
  统筹地区尚未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公务员,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护理费
及公务员的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等,在补助经费中开支。

  五、管理和监督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原则上实行分级管理,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相一
致。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由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和
管理。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要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核算,保证医疗补助
经费专款专用。
  各级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各级财政、审计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对补助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审计。

  六、组织领导

  各统筹地区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政府制定,并报省
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工商总局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工商总局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认真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落实。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数百万学生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加上2012年毕业未就业的21.2万人,合计达到720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指示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密切联系市场主体的职能优势,创新服务措施,完善服务帮扶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扩大各类市场主体总量,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充分发挥工商登记注册职能作用,结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程,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服务措施,扩大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重点要进一步支持、鼓励民间投资,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工商注册登记“绿色通道”,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工商注册登记“绿色通道”,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提供开业指导、注册登记、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支持高校毕生生创办各类市场主体,对高校毕业生申请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没有列入的经营项目,可以灵活核定能体现其行业和经营特点的经营范围。大力促进小型微型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参与、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四、拓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出资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依法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评估作价出资,支持以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自有技术作为公司股东的首次出资。

  五、放宽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的住所(经营场所)限制,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难度。高校毕业生创业无法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可以提交市场开办者、各类园区管委会、村(居)委会出具的同意在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六、减免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的相关费用,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成本。继续严格落实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免收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费,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成本。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的行政指导,规范高校毕业生市场经营行为。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市场主体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坚持以教育、引导、规范为主,重在帮扶高校毕业生合法开展经营活动。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在年检验照等方面要给予政策扶持。

  八、严厉打击扰乱高校毕业生就业秩序的行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要会同公安、教育部门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积极参与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和打击“黑中介”及各种侵害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九、充分发挥个私协会作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要指导各级个私协会鼓励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稳定现有用工岗位,努力挖掘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动员引导一批个体私营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创业辅导和招聘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到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创业兴就业。

   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合力。要加强与财政、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解决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合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建立完善促进高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各地推动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请及时报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司。



   工商总局

   2013年6月13日

  









关于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因公致残人员护理费标准的通知

人事部 财政部


关于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因公致残人员护理费标准的通知
人事部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事(劳动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随着物价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经研究,决定适当提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因公致残人员的护理费标准。现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可适当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
二、护理费标准,根据民政部《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民〔1989〕优字18号)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凡特等和一等伤残人员可享受护理费,其标准:特等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50%;一等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40%或30%。伤残情况特别严重的,护理费可
略高于本等级标准,伤残情况较轻的,护理费可略低于本等级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费的具体标准。
三、享受护理费的对象,由因公致残人员所在单位根据当地主管部门出具的伤残证明,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县以上人事部门审批。护理费用按现行经费开支渠道解决。
四、调整护理费标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负起责任,既要使因公致残人员得到应有的照顾,又要严格掌握条件,健全报批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复查工作,掌握享受护理费人员的伤残情况变化,根据护理需要程度的提高或减轻,适时增发或减
发护理费。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应停发护理费。
五、本通知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原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离休退休人员护理费标准的通知》(劳人老〔1986〕16号)中有关因公(工)致残的离休退休人员护理费标准的规定,改按本通知执行。非因公致残的人员,不适用本通知规定。



1993年1月11日